紅頭文件已發布!中山即將成為大灣區中心城市!!
重大消息
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
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
(2017-2030年)
珠海將成為副中心
中山、江門等將成為地區性中心
與各大沿海城市構建“雙核多心” 功能等級體系
在城市戰略定位上
欲鞏固珠三角城市交通地位
並且到2020年
將進一步完善沿海城鎮規模體系
作為規模等級達100-500萬人的大城市
中山、珠海等沿海城市將被重新定位
迎來重大發展機遇!
構建“雙核多心”功能等級體系
(點擊查看大圖)
文件提到
將優化沿海城鎮空間格局
以廣州、深圳為主中心
珠海、汕頭、湛江為副中心
佛山、惠州、東莞、中山、江門、汕尾、
揭陽、潮州、陽江、茂名等為地區性中心
構建“ 雙核多心”功能等級體系
沿海城市戰略定位
(點擊查看大圖)
珠海
與廣州、深圳一線城市共同定位為
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
響應向海優化拓展城市發展格局
進一步深化對外合作
中山
廣東省欲把中山打造成為珠江兩岸樞紐
加大交通建設投入勢在必行
而中山大交通規劃也在一一回應這個定位
投入1400億佈局大交通
打造大灣區樞紐不只是口號
↓↓↓
中山6年將投入1400億佈局大交通
三年內將新建高速公路6條,分別為廣中江高速、深中通道、中開高速、香海高速、東部外環高速、西部外環高速,建設總里程201.196公里,三年建設總投資261.3億元。
幹線公路
共計14個項目,建設總里程174公里,三年建設總投資126.4億元。
港口碼頭
建設中山港馬鞍港區新客運樞紐,總投資2.52億元。
鐵路及軌道
包括建設深茂鐵路、南沙港鐵路,廣州地鐵18號線延伸至中山,中山市城市軌道1號線一期工程和2號線一期工程,共計5個項目,建設總里程137公里,三年建設總投資76億元。
此外,中山正研究引入其他國家鐵路大通道(高速鐵路)和城際軌道,融入國家幹線鐵路網,支持鐵路樞紐地位的提升。
航空和港口建設
計劃利用周邊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和深水港,依托鐵路、軌道及高快速通道建設,並開通前往南沙自貿區、南沙港、前海自貿區、深圳機場、香港機場、澳門機場的水運航線,快捷共享珠三角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和深水港。
廣、深、莞、佛、珠、中、江、惠等
珠三角沿海城市
將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交通地位
明確各自戰略地位
同時深化合作
完善沿海城鎮規模體系
(點擊查看大圖)
為完善沿海城鎮規模體系,科學促進人口和產業向沿海地區協同集聚和合理分佈,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功能定位,廣東省還將引導沿海城鎮人口合理分佈。相信在此背景下,廣東沿海城鎮的城市人口發展分佈將漸趨於合理。
另外,在前一段時間提出的廣東“黃金海岸”規劃中,明確到2030年沿海經濟帶要建成世界一流產業中心。
《規劃》提出了根據不同的區位條件、城市發展水平,分類培育打造濱海城市副中心和新的發展極,引導城市向海佈局的構想:
對廣州南沙、深圳前海、珠海橫琴等已作為城市副中心來規劃的區域——要進一步優化提升城市品質和高端要素集聚能力;
對於汕頭、汕尾、湛江、茂名等中心城區臨海的城市——要推進港口、產業園區、中心城區融合發展,進一步向海拓展城市框架,提升城市功能,實現高水平擴容提質;
對於東莞、中山、江門、惠州、陽江、潮州、揭陽等中心城區離海較遠的城市——要積極謀劃佈局建設濱海新城,推動形成新的城市發展極
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下再打造廣東黃金海岸
沿海地區
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想像!
素材來源:深中看房、網絡、南方都市報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